文/阑夕
经过互联网的数次浪潮直到深度普及,无数间科技研究室都开始攻克同样一个问题:如何做到与海量资讯的无缝衔接?只要解决了这个课题,不论是对于科研者的个人成就,还是让投资商欣喜的商机蓝海,都将破壳而出、流泻遍地。
黑莓、Nokia一如既往的捍卫手机产品在移动终端的应用,和软件供应商的良性互哺为市场开启了曙光。
传统硬件商推出上网本等中间产品,尽管使用起来有些不伦不类,但上网本依然能够填补相当数量用户的需求。
特立独行的苹果用四个“i”(iPod、iTouch、iPhone、iPad)加一个“A”(App store)试图垄断整个户外生活,但是难免顾此失彼、曲高和寡。
西雅图的亚马逊用十几年的电子商务积累押注电子阅读器Kindle,最终获得了创新力与运营力的双重回报,并从此催生出一块新的细分领域。
美国最大的图书零售企业 Barnes & Noble 紧跟亚马逊推出了自己的电子阅读器Nook,并找准了教育市场,从Kindle占领的市场硬生生挖下来一块肥肉。
不要忘了身为山寨鼻祖的中国,汉王电纸书制定了一个昂贵得荒诞的售价,却依赖政府采购这种世上绝无仅有的“商业模式”获得了盈利,而已经在硬件产品(盛大盒子)上溃败过一次的盛大,也携着资本卷土重来,Bambook会成为第二个滑铁卢还是业内的新标杆,前景并不明朗。
回到本文头部,那张具有科幻色彩的图片实际上是LG预计在年底大量投产的19寸可弯曲电子纸,采用电子墨水显示器技术,柔软、轻薄,《哈利波特》里画面可动的“预言家日报”即将成为现实,这也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的一次新机遇。
加上Micro-Blog、LBS等趋势性服务愈加广泛的应用于普罗大众的指尖,本文的标题又俨然成为了一个伪命题,商业产品与用户体验的对接固然需要精密控制,但真实的需求是,如何让这两者更加彼此舒适的融合在一起,蓝色与黄色的相加,不是两份重量的蓝与黄,而是全新的绿色。
———————————————————————————————-
作者:阑夕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foxshuo
———————————————————————————————-
文/阑夕
日前,微软在俄罗斯的一个分站点(ms4press.ru)上公布了其浏览器产品 IE9 的一张截屏图片,但很快又将图片删除,不过已经有眼疾手快的网友保存了这张图片: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IE9 的风格趋向于化繁为简,给人以更加科技、简明的感觉,同时,收藏夹和标签也调整为并行显示。
此后,微软在此站点上发布了一篇新的日志,对 IE9 的前景作出了乐观表态:
15年前——1995年8月16日,互联网历史上第一个浏览器: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 1 诞生,从此以后,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革,规定和标准不断的被制定和修改,而浏览器也越来越作为商务和休闲活动中最受核心化的一项应用工具。 Internet Explorer是也发生了变化。与15年前相比,IE8 已经有了天翻地覆的创新和生命——但是,它很快将被我们推出的 IE9 所取代,彻底的。’
同时,微软也透露了IE9的一些技术信息,比如它在内部测试中的浏览速度快得惊人,为用户提供了许多互联网最新标准的支持——如Html5、CS3\SVG\DOM\ES5等,此外,它会比IE8更加安全,与硬件的契合度更加融洽,目前有超过80%的Windows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与浏览器打交道超过了50%的时间,在微软的“云计算”规划下,这个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扩大。
———————————————————————————————-
作者:阑夕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foxsh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