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阑夕
如果直接在中国随机抽选人群样本就“你认为黑莓是什么”做一次问卷调查,并就此设赌竞猜回答正确率是否能够超过50%,我会毫不犹豫的将赌注押在“否”上面,而且绝大多数被调查者会往水果上面进行联想。
即使是在科技文明发展最为前沿的美国,黑莓开始从精英市场朝大众市场逐渐转移,也是因为他们正在任期的“互联网总统”奥巴马在大选获胜需要进驻白宫后,本应按规定更换美国国家安全部门为总统指定的专用个人手机,只是奥巴马携着“Change,We Can”的轰烈口号新晋上任,于是其改变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留用他所钟情的黑莓手机,经过数次争执和妥协,奥巴马终于如愿能够继续使用黑莓手机,只不过新的黑莓手机是经过特殊加密处理制造的。
随着3G在中国市场的普及和推进,RIM也先后接触了中国三大通信运营商,将黑莓手机的淘金热潮烧到了中国,而为了争取广度用户、建立竞争优势,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也都不遗余力的对各路明星产品开展了争夺,RIM的黑莓设备顺势成为了市场布局的一枚重要棋子,而运营商们看中的,也是移动互联网的日用趋势,让越来越多的用户形成使用黏性、并产生移动办公/休闲需求,黑莓手机赖以成功的功能就是解决了这些需求、并让用户通过设备来黏上通讯运营商。
按照时间顺序,RIM最早找上的是中国移动——早在五年前,两家公司就奠定了合作基础,只不过当时的商业试水仅限于高端市场,RIM通过中国移动的销售渠道将黑莓行货手机卖给企业集团客户,而3G牌照发放之后,RIM迅猛的抓住先机,与中国移动升级了合作协议,由黑莓提供本土化的技术服务,中国移动提供硬件支持,联手推出TD-SCDMA制式的黑莓智能手机,打入个人市场的8310、8700、8910都是如此条件及机遇下的产物。
由于企业内部产品政策不均等,中国电信则更为小心,以为黑莓手机用户提供个人邮件推送服务(Pushmail)为开端,逐步由企业级用户市场切入个人潜在用户市场,不过电信所丧失的先机却是无法轻易弥补掉的——RIM的核心技术多数都提供给了他们在中国的首家合作伙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后来居上,前途未卜。不过RIM的花心也一直都是其谈判策略之一,在与中国电信谈判的大半年时间内,RIM也不忘落下已经取得iPhone合作订单的中国联通,最迟2011年,中国联通也将面向政企客户及个人用户推出黑莓手机。
不过在我看来,联通因为iPhone的烂摊子尚未收拾,联姻黑莓只是应景之作,真正的华山论剑还是集中在移动和电信两家身上。电信尽管口号叫得响亮,但是基站数量及运营经验这两个决定用户体验的最重要指标,它都远落后于移动,这是难以挽回的竞争劣势,黑莓作为国外优秀3G终端,也始终对于移植到天翼平台上抱有顾虑,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就产生过口角,此为蚁穴一般的隐患,不容忽视。反观中国移动,与RIM合作推广黑莓已经长达四年之久,而且就商用口碑来看都是实打实的正面反映:比电信实惠的资费、成熟的网络、明显的服务优势是移动将用户外延拓展到个人群体更加具有信心,特别是四年的标准化服务是最让用户看好而且受惠的长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黑莓在中国所抱的大树,必将是枝繁叶茂的中国移动。
———————————————————————————————-
作者:阑夕
邮箱:shakanana@163.com
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foxshuo
———————————————————————————————-